課文朗讀
點擊上方綠標聽課文朗讀
電子教材+微課視頻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微課視頻1:
更多視頻,更多的精彩,同學們可以選擇觀看哦!
微課視頻2:
知識點講解
一、作者簡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麥著名童話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窮苦, 早期創作有詩歌、劇本以及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著名的有《丑小鴨》《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等。
二、故事背景
這篇童話寫于1837年。當時丹麥人民深受本國封建階級和英國資產階級的雙重剝削,過著饑寒交迫的貧困生活,而封建統治階級則窮奢極欲,揮霍無度。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安徒生根據西班牙一則民間故事改編寫成《皇帝的新裝》,把鋒芒直指封建統治階級的頭目,無情地嘲諷了貴族、宮廷的丑惡行徑,深刻地剖析了當時社會的病狀。
三、理解詞義
1.顯耀:夸耀;炫示。
2.愚蠢:愚笨;不聰明。
3.急迫:需要馬上應付或辦理,不容許遲延。
4.妥當:穩妥適當。
5.渴望:迫切地希望。
6.誠實: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為)。
7.滑稽:形容言語、動作引人發笑。
8.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
9.隨聲附和:別人說什么,自己也跟著說什么,形容沒有主見。
10.不可救藥:病重到已無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四、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段):寫皇帝愛新裝成癖。
第二部分(第2—4段):故事的開端,寫皇帝上鉤,騙子開始做“新裝”。
第三部分(第5—33段):分別寫老大臣、官員和皇帝看布料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34—37段):寫皇帝穿上新裝舉行游行大典,一個小孩子戳穿了騙局。
五、問題歸納
1.開篇介紹皇帝的愛好有什么作用?
皇帝愛穿漂亮衣服,為下文騙子“紡織奇特的布做新衣服”來投皇帝所好埋下了伏筆。
2.“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這個句子有什么作用?
這是兩個騙子賦予新裝的特性,這說明騙子揣摩透了包括皇帝、官員在內的人們虛偽的特點,這揭示了騙子行騙的高明,體現了他們的狡猾。同時,這句話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是故事情節發展的一條暗線,推動了情節的發展。皇帝之所以上鉤,主要是看中了這一特性,以便毫不費勁就可以鑒別他的臣民,幫助他統治國家。下文中老大臣、官員、隨員以及老百姓之所以說假話,也都是因為害怕這一特性。
3.兩個騙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兩個騙子,自稱是織工,說能織出人間最美麗的布。這就投了皇帝愛穿著的癖好。騙子還說,這種布不僅色彩和圖案都分外美觀,而且縫出來的衣服還有一種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因為皇帝不僅喜歡穿得漂亮,不問國家大事,而且對他的臣下也極不信任的。所以,這新裝一舉兩得的功能,很快騙取了皇帝的信任。
4.第5段寫了皇帝怎樣的心理變化?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特點?
本題運用心理描寫作用分析法分析。寫皇帝心里感到“有些不大自然”,到他“相信自己是無須害怕的”, 再到“仍然覺得”, 運用心理描寫,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虛,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點準確地表達了出來。
5.第6段的“誠實”一詞有何妙處?
此題可用品析字詞表達效果法來品析“誠實”一詞的妙處。“誠實”一詞的本義是“言行與內心思想一致”,在這里是反語,是對虛偽的老大臣的無情諷刺。這個皇帝認為誠實、稱職、理智的老大臣竟如此虛偽,那官場上的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6.從第8段中老大臣的表現來看,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從老大臣的心理、神態描寫來看,他真是愚蠢透頂。?為了保住官職,保住面子, 他不發一言,可見他是一個虛偽愚蠢、膽小怯懦的人。
7.第12段中大臣為什么極力夸贊布料?
老因為他怕別人知道自己愚蠢、不稱職,為了保住官位,他只能附和騙子,極力夸贊布料。
8.課文寫誠實的官員和寫老大臣看布料有哪些不同之處?為什么這樣寫?
課文寫誠實的官員看布料,遠比寫老大臣看布料簡單。另外,兩人的心理活動也寫得不同。這樣寫避免了雷同。
9.寫大臣、官員和皇帝三次察看騙子織布的情景,場面類似,寫法各不相同,試就其神態、動作、語言和心理描寫進行比較。
老大臣和官員察看織布的神態、 動作各有不同。老大臣在驚奇之余,先是“把眼睛睜得特別大”,然后又一邊稱贊 ,“一邊 從他的眼鏡里仔細地看”,最后則“注意地聽著,以便回到皇帝那兒可以照樣背出來”。而那個官員呢,他只是“看了又看”,并沒有進一步的動作。要呈報皇上,而且“事實上”他也確實把騙子的話“照樣背出來”。這些都表現了老大臣的虛偽、自欺欺人,也再現了他當時那種惶恐的心態。
10.大家為什么都贊美皇帝的新裝?
眾大臣的贊美,表現了他們極盡奉承的丑態和愚蠢、虛偽的嘴臉。他們都在做著受騙、騙人的精彩表演。
11.作者為何安排讓皇帝游行這一情節?
讓皇帝穿著“新裝”舉行游行大典,這出笑劇、鬧劇、丑劇就出現了更為有趣的高潮,把皇帝的丑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
12.作者為何對皇帝的游行大典作細致的描繪?
作者細致地描繪了皇帝的游行大典,目的是揭露皇帝及大臣們虛偽的丑態。這是全文的高潮和結局,使諷刺意味達到了頂點。
六、課文主題
本文寫了騙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騙,皇帝和大臣們都甘愿受騙并且騙人,最后皇帝赤裸全身在大街上游行的故事,無情地鞭撻了至高無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諷了他們的愚蠢虛偽、自欺欺人,曲折地反映了現實生活,揭露了封建王朝的腐朽。
同步練習
學習目標
1.?????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2.?????展開聯想和想象,理解課文。
3.?????精讀語段,把握人物形象。
自主學習
1.作家作品
(1)《皇帝的新裝》選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國籍________,是著名的________,他的作品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常通過豐富的?????? ?、????????? 和 ???????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
(1)《安徒生童話和故事選》、安徒生、丹麥、童話作家、《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丑小鴨》。
(2)想象? 幻想? 夸張
2.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滑稽(??? )? 賞賜(??? )? 欽差(??? )? 妥當(??? )
裙子(??? )? 呈報(??? )? 爵士(??? )? 陛下(??? )
xūn(??? )章? ???kuǎn (??? )待? ???yù? pìn(??? )(??? )
1.jī? cì? qīn? tuǒ? qún? chéng? jué? bì? 勛? 款? 御聘
(2)形似字注音組詞。
銜(??? )________? 街(??? )________? 衍(??? )________
辨(??? )________? 辮(??? )________? 辯(??? )________
睜(??? )________? 掙(??? )________? 箏(??? )________
騙(??? )________? 偏(??? )________? 翩(??? )________
2.銜:xián,頭銜;街:jiē,街市;衍:yǎn,繁衍?
辨:biàn,辨別;辮:biàn,小辮;辯:biàn,辯論?
睜:zhēng,睜眼;掙:zhēng,掙扎;箏:zhēng,風箏?
騙:piàn,騙子;偏:piān,偏見;翩:piān,翩翩起舞
3. 下面句子各表達了《皇帝的新裝》一文中什么人物的性格特征,請將答案填在每項后面的括號內。
(1)窮奢極欲,愚蠢可笑,昏庸腐朽,一心維持專制統治,愛慕虛榮,
甘心受騙,自欺欺人。( )
(2)看準他人心理,投其所好,愛鉆空子,欺騙有術,詐騙錢財。
( )
(3)明哲保身,害怕弄個不稱職或愚蠢的惡名,曲意逢迎,怕丟官職,
虛偽作假。( )
(4)天真無邪,無私無畏,敢說真話。( ?。?/span>
3.(1)皇帝(2)騙子 (3)大臣 (4)小孩
4.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a1]?
?
合作探究
一、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默讀課文《皇帝的新裝》,用簡潔的語言梳理故事情節[a2]?。
?
?
2.說說《皇帝的新裝》一文的藝術特色。
?
?
二、精讀語段,品讀人物[a3]?
1.《皇帝的新裝》文中有三處寫老大臣的眼睛,結合上下文分析一下它們分別表現出他怎樣的內心活動。
?
?
2.概括《皇帝的新裝》文中老大臣看布料的心理變化。
?
?
3.對人物進行正面描寫能夠突出人物性格?!痘实鄣男卵b》一文從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描寫了老大臣“看布”的經過,由此可以看出老大臣是一個怎樣的人?
?
?
4.作者在《皇帝的新裝》文中寫兩位大臣查看織布時候都用了心理描寫,請分析當時兩人的心理有何異同。???
?
?
5.下面這段文字對皇帝的心理描寫十分精彩,寫出了皇帝想的和說的完全不同,這表現了他怎樣的心理?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沒有看見!這可駭人聽聞了。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夠資格當皇帝嗎?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薄鞍パ?,真是美極了!”皇帝說,“我十分滿意!”
?
?
三、思考主旨,感悟思想
1.《皇帝的新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2.游行大典結束后會怎樣呢?請你發表一篇微博續寫一個結尾。
?[a1]本課學生初步學習快速閱讀。本課目標為每分鐘400字以上,初中階段應達到每分鐘500字以上??焖匍喿x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速讀中大量攝取信息,理解、記憶、速讀三個方面構成閱讀能力的整體。
?[a2]童話的情節梳理類似小說,有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a3]作者在這篇故事里既運用了語言、動作描寫,又運用了心理描寫,深入刻畫他們的丑陋靈魂。學生在品析的時候要根據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情節發展的不同來品析描寫。
?
1
參考答案
合作探究答案
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開端:皇帝愛新裝;發展:騙子做新裝、君臣看新裝、皇帝穿新裝;高潮:皇帝展新裝;結局:小孩揭新裝。
2.(1)夸張和想象的手法。
(2)用兒童的語言刻畫人物。
(3)三次查看織布的場面類似又不相同,妙趣橫生。
精讀語段,品讀人物
1.第一次寫老大臣“眼睛睜得特別大”,寫出他很吃驚、意外;第二次“眼睛越睜越大”,寫出他竭力想看見布料,不愿面對看不見布料的現實;第三次寫“從他的眼鏡里仔細地看”,寫他裝著真看見而且正仔細看的樣子。
2.悲嘆——害怕——猶豫——堅定
3.老大臣是一個虛偽愚蠢、見風使舵、老謀深算的人。
4.相同:都覺得自己并不愚蠢;都決定為保官職而說謊。不同:第一個大臣覺得自己是稱職的;第二個大臣“大概是我不配有現在這樣好的官職吧”這樣的想法。
5.這些心里描寫,突出了皇帝極端恐懼的心理。他雖然什么也沒看見,嘴上卻極力贊美,而且用了“極”“十分”等程度極強的修飾語,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完全相反,表現皇帝的虛偽和驕橫。
思考主旨,感悟思想
1.這篇童話通過一個愚蠢的皇帝被兩個騙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見的——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裝,赤條條地舉行游行大典的丑劇,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虛偽、奸詐、愚蠢的丑惡本質。褒揚了無私無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爛漫的童心。
2示例:皇帝在游行大典的途中就惱羞成怒,決定懲治兩個騙子,因為他們讓自己在子民面前蒙受了奇恥大辱。因而游行一結束,皇帝馬上帶領手下來到兩個騙子居住的地方,結果發現大門大開,騙子早已沒有蹤影,可是卻在門上留了兩行字:又成功驗證了一個國家的國王和大臣們要比百姓更虛偽。謝謝國王陛下和您的大臣們的密切配合,我們還要繼續去別的國家做實驗,就不打擾你們了。
●●●?END?●●●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全冊PPT課件動畫教案習題朗讀試卷電子課本整套資料
點亮【在看】,讓更多人看到此文哦